興登堡 - 簡介
保羅・馮・興登堡(1847年――193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元帥,魏瑪共和國(1925年―1934年)第二任總統。其任期內,政治不穩定,經濟蕭條,1933年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使之上台掌權。
基本資料
全名:保羅・路德維希・漢斯・安頓・馮・興登堡-貝內肯道夫(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Hindenburgund Beneckendorff)
生卒年: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
國籍:德國
省:波森(今波茲南)
最高軍銜:陸軍元帥
主要戰爭:
七周戰爭(1866);
普法戰爭(1870-1871);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
克尼格雷茨之戰(1866);
聖普裏瓦之戰(1870);
坦能堡之戰(1914);
馬祖裏湖區之戰(1914);
羅茲之戰(1914);
戈爾利采-塔爾諾夫之戰(1915);
第二次索姆河之戰(1918);
利斯河之戰(1918);
埃納河攻勢(1918)
興登堡 - 曆史地位
興登堡在軍事生涯初期是一個出色的軍人,但是他最為著名的成就在於一戰中和魯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陳舊的思想和狹隘的觀察力使其後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損害。⠂
興登堡 - 所任職務
1866年,加入普魯士軍隊。曾參加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1911年以前,曆任軍參謀長、師長和軍長,後退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重返軍隊,任德軍東線第8集團軍司令。8~9月間,率部粉碎優勢俄軍對東普魯士的進攻,取得坦嫩貝格之戰的勝利。11月,晉升為元帥,任德軍東線司令。1916年8月,任德軍總參謀長,負責東西兩線的戰略指揮。在西線建立齊格菲防線(英國人稱之為興登堡防線)。
德國在大戰中失敗後,興登堡退隱故裏。1925年,在右翼政黨支持下,當選為魏瑪共和國總統。1932年,再次當選總統。支持保皇組織、法西斯組織和軍國主義。1933年1月,委托希特勒組閣。死於諾伊代克。
著有《興登堡回憶錄》。
興登堡 - 德國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
1847年10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出生於東普魯士波森市(今波蘭波茲南市)一個容克地主家庭。外曾祖父是普魯士皇家榴彈兵,外曾祖母則做過宮廷洗衣婦。興登堡的父親是普魯士陸軍的一位要塞副司令,母親是軍醫的女兒。他的家庭有著強烈的忠君意識和軍隊色彩,這對作為長子的興登堡有著重要的影響。⠠
11歲時,興登堡被母親送進了一所寄宿製的陸軍幼童學校。在那裏,他接受了啟蒙的軍國主義教育,普魯士那種絕對服從、對上忠誠、勇猛果敢、永不言敗的精神在少年興登堡心裏紮下了根。這種心理意識伴隨了他一生。從孩提時代起接受的軍事訓練也使他一輩子受益匪淺。陸軍幼童學校畢業後,興登堡於1860年進入了柏林第一士官學校學習軍事並成為皇家候補軍官團的一員。興登堡精力充沛,體格健壯,身高6英尺1英寸(約1.86米),穿上筆挺的軍裝,更顯得威武英俊。⠠
1866年3月,19歲的興登堡少尉來到普魯士駐但澤第3步兵近衛團,參加了隨後爆發的普奧戰爭。普奧戰爭是德意誌統一過程中的關鍵一仗,也是興登堡的初出茅廬之戰。克尼格雷茨之戰中興登堡表現突出,在進攻奧軍炮兵陣地時英勇奮戰並頭部受輕傷。興登堡由於英勇作戰而聞名全軍,得到了威廉一世的稱讚,把一枚隻有上尉以上軍官才能得到的赤鷲勳章親自頒給了他。在1870年開始的普法戰爭中,晉升為中尉的興登堡先後參加了8月18日聖普裏瓦會戰和9月1日的色當之戰。興登堡再次以其英勇表現獲取殊榮,威廉一世這一次把自己佩戴的鐵十字勳章直接獎給他。普法戰爭後,德意誌帝國宣告成立,名聲鵲起的興登堡也成為德意誌帝國一位頗有前途的少壯派軍官。⠠
1872-1875年,興登堡被推薦到陸軍大學深造。以優異成績畢業的興登堡受到總參謀長老毛奇的賞識,於1877年進入參謀總部任職。1879年他和傑屈德・馮・史伯林在斯特丁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1883年任軍事學院教官,1889年任陸軍部步兵局局長。1896年興登堡獲少將軍銜,1903年進一步榮升為中將並在馬格德堡之戰中指揮第四軍。在1908年的陸軍演習中,他指揮的軍表現非凡,以至於裁判不得不宣布與其對陣的由德皇威廉二世指揮的軍被擊敗。這一勝利並沒有給興登堡帶來好運。由於對新皇的內外政策感到懷疑,他麵陳己見,直言勸諫。但威廉二世主觀任性,聽不進逆耳忠言,使興登堡一再受到冷遇。1911年,興登堡稱病請求退役並很快得到批準。他懷著悵惘、無奈的心情,回到了漢諾威的莊園。⠠
一戰爆發後,麵對俄軍連年坎普夫和薩姆索洛夫兩個集團軍的聯合進攻,德軍東線第八集團軍指揮官普裏特維茨舉止失措遭到解職。興登堡臨危授命,在埃裏希・魯登道夫的輔佐下重新服役,於1914年8月23日在馬林堡接管了第八集團軍。這是他和魯登道夫合作的開始,在這個組合中魯登道夫的智謀和興登堡的統率力得以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興登堡采納了魯登道夫和霍夫曼擬定的作戰計劃,於8月25日發動反攻並從兩翼包圍殲滅了薩姆索洛夫的俄國第二集團軍。取得了坦能堡之戰的輝煌勝利。9月上旬,他和魯登道夫一起指揮德軍部隊在馬祖裏湖區重創了連年坎普夫的俄國第一集團軍,將其逐出了東普魯士。9月下旬開始興登堡指揮了在波蘭的戰役,這一戰役以在11月的羅茲之戰構成勝利的頂峰。⠠
1914年11月1日,興登堡被任命為東線德奧聯軍司令並被提升為陸軍元帥。在其指揮下,德軍於1915年5月實施了戈爾利采-塔爾諾夫突破,一舉攻占波蘭大部,並於8月5日攻占華沙。至此經過一年多的激戰,德軍在興登堡指揮下獲得巨大勝利。俄軍不僅無法染指東普魯士,而且還被迫放棄了波蘭、立陶宛、裏加以西的土地和沃倫地區,人員損失超過170萬人。由於興登堡取得了一連串的輝煌勝利,他被德國人譽為“護國之神”。⠠
1916年,興登堡反對將東線的師調走以支持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在2月份發動的凡爾登攻勢。凡爾登之戰失敗和8月27日羅馬尼亞入侵匈牙利後,法爾肯海因於8月28日辭職並被派往羅馬尼亞戰線。興登堡於8月29日成為新的德軍總參謀長,並委任魯登道夫擔任第一軍需總監。由於德皇和帝國國會放棄了權利和責任,使得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成為實際上的德國軍事獨裁者。⠠
1918年,在興登堡的支持下,魯登道夫先後發動了索姆河攻勢(3月)、利斯河攻勢(4月)、埃納河攻勢(5月)、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勢(6月)、香檳-馬恩河攻勢(7月)。這些攻勢往往都獲得了初期的成功,但是由於後勁不足最後都遭到遏製。經過這些戰役後,興登堡轉而主張采取防禦戰爭,開始苦心經營著名的齊格飛防線。他在10月解除了喪失鬥誌的魯登道夫的職務,代之以威廉・格勒納將軍。這些努力無法挽回德國的失敗,德意誌帝國已經風雨飄搖了。⠠
在這種情況下,興登堡雖被協約國列為第二號戰犯,卻一直沒離開德國,也沒離開軍隊。他對他的部隊說:“弟兄們,我能替你們和協約國把條件講到什麽地步,誠然毫無把握,但是我總要盡到我的心力,替你們弄到我所能弄到的最好條件……”。1918年11月11日,興登堡簽署了停戰協議。幾天後,這位71歲的老人解甲歸田,再次回到了他在漢諾威的莊園。⠠
1925年2月28日,魏瑪共和國總統艾伯特因病去世。在隨後的大選中興登堡獲得勝利,於4月26日成為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78歲的興登堡當選總統後,國內的政治形勢出現向右轉的趨向。1926年5月5日,興登堡發布總統令,指示各駐外公使館和領事館除懸掛魏瑪共和國的黑紅金國旗外,還要懸掛舊帝國的黑白紅三色旗。同年8月12日,國會在關稅法的表決中,通過了有利於容克和富農利益的法案。但總的來說,他在政治危機期間樹立了一個堅定和受歡迎的中心。⠠
1929年9月從美國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中,德國遭到重大打擊,社會矛盾趨於尖銳。1930年3月28日,社會民主黨最後一任總理米勒辭職,德國國會自行解體。此後,德國進入“總統內閣”的領導體製,即總統根據魏瑪憲法第48條,行使在“非常狀態”下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緊急條例”來維持統治。這一規定,使興登堡總統淩駕於國會之上,有權解散國會、取代國會和立法機構,有權任命或罷免總理。“國家元首獲得的實權比過去的皇帝還要大。”與此同時,希特勒的納粹黨開始抬頭,在國會的席位急劇增加。1931年11月初,興登堡會見了希特勒。興登堡對這位“波希米亞下士”沒有任何好感,事後對親信說:“他最多隻能當個郵政部長。”
⠥觶濟危機最嚴重的1932年,德國政局發生動蕩。在這種背景下,興登堡不顧85歲高齡和衰弱的身體和精力,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再次參選總統並在4月10日獲得連任。在弗蘭茨・馮・巴本的勸說下,他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總理,巴本任副總理兼普魯士邦總理。這時的興登堡不可能想到,希特勒將在整個世界掀起狂風巨浪,並使德意誌遭遇了半個世紀的分裂狀態。⠠
1934年8月2日,這位87歲的總統在他位於東普魯士的領地紐代克盍然而逝,為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興登堡在軍事生涯初期是一個出色的軍人,但是他最為著名的成就在於一戰中和魯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組合。
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陳舊的思想和狹隘的觀察力使其後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損害。⠠
興登堡 - 興登堡選票上升擊敗希特勒
1932年4月10日,在競選德國總統的第2次選舉中,保爾・馮・興登堡以多得600萬票的優勢擊敗希特勒。在上次選舉中興登堡的力量有所加強,但多得了200萬票。
興登堡得到總票數的53%,希特勒得將近37%。德國的傳統派希望選舉結果有助於國內的開明勢力,但希特勒卻把這次選舉說成是國社黨的勝利。“這次勝利應該感謝那些為勝利創造了條件的人,但我們還必須肩負起爭取進一步勝利的重任。”希特勒說,“國社黨人不知道什麽叫休息,不達到德國解放這一目標他們就不會罷休。”
興登堡 - 相關事件
夢斷長空失事檔案
時間:1937年5月6日⠣
地點:美國新澤西州萊科赫斯特航空站⠣
事件:德國航空運輸公司LZ129型“興登堡”號飛艇爆炸⠣
調查機構:德國和美國聯合調查
事件介紹
1937年5月6日,春天裏的一個溫暖而有些芳香的黃昏,在新澤西州的雷科赫斯特明淨的天空有個銀色的龐然大物破空而來。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德國的驕傲――“興登堡號”飛艇。它搭載著97名人員抵達美國。這裏是它跨越大西洋飛行的終點。⠣
著陸前夕,飛艇突然著火。短短34秒內,龐大的飛艇化為了灰燼……36人喪生,許多人嚴重燒傷……⠣
這艘最為龐大的飛艇起火墜毀,一場大西洋之旅最後卻以航空史上一場悲壯的恐難而告終。事故原因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解釋。直到今天,“興登堡”號的墜毀仍然是個不解之謎。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